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的需求,现代猪品种的各种生产性能发生了的改变,每一次根据人类需求的进步都使猪对自然界的适应力降低,应激性增加,自然界的四季更替已经成为猪的应激条件,因此要想成功养猪,设计能够根据猪只不同生理阶段所需环境进行有效调控的猪舍[猪舍是饲养猪群的建筑物。]成为先决性条件。
猪场[猪场拼音:解释:1.]总体布局
猪场总体布局应包括管理区、生产生活区、生产区、隔离区[《隔离区》是由约翰·埃里克·道达尔执导,哥伦布·绍特、詹妮弗·卡朋特等主演的科幻恐怖片,于2008年上映。]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配套设施。
管理区应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各类建筑物,包括办公室、接待室、财务室、会议室、饲料加工车间、饲料仓库、修理车间、锅炉房、水泵房、车库等。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,且与外界联系频繁,应严格做好消毒防疫工作,与生产区之间要设消毒通道和洗澡更衣室[衣室,用于更换衣服的室内独立空间。]。
生产生活区包括食堂、职工宿舍及文化娱乐等场所,这是饲养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日常生活的地方,应与猪舍分开、单独设立。与生产区之间设置消毒通道和洗澡更衣室。
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,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,禁止一切外来车辆与人员进入。
隔离区包括兽医室、病猪隔离间、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、粪污处理区等。该区设在下风向、地势较低的地方,兽医室可靠近生产区,病猪隔离间等其他设施应远离生产区。
其他配套设施包括道路绿化等。场内道路应净、污分道,互不交叉,出入口分开。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、产品的运输,污道为运输粪便、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。生产区一般不设通向外界的道路,管理区和隔离区分别设路通向场外。绿化不仅美化环境,净化空气,也可以防暑、防寒,改善猪场的小气候,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,促进安全生产,从而提高经济效益。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,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。
猪舍建造的几大禁忌
忌选址不当
猪场宜离公路100米以上,应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,来往行人要少,要在住房的下风向,地势高燥,避风向阳,土质坚实、渗水性强、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,水源清洁、取水方便。
忌设计不佳
安排猪舍时要考虑猪群生产需要:公猪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区,既与母猪[在猪类中,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。]舍相邻,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。哺乳母猪舍、妊娠母猪舍、育成猪舍、后备猪舍要建在距离猪场大门口稍近一些的地方,以便于运输。
忌过于密集
猪舍过于密集,易造成环境污染及猪群间相互感染疾病。猪舍之间的距离应在8米以上,中间可种植果树等。
忌建筑模式单一
母猪舍、公猪舍、育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,不能都建一个样。比如,母猪舍需设护子间,而其他猪舍就不需要;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,围墙需高些等。
忌无窗户或窗户太小
有的猪场猪舍一个窗户也没有,有的虽有窗户,但窗户太小、太少,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。一般情况下,能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,后墙需留60~70厘米的窗户4个。
忌粪便污水乱排
猪舍外无粪池,一是收集粪尿难,肥料易流失,肥力会降低;二是会影响猪舍清洁卫生。猪舍内污水沟应有足够的坡度,以利于污水顺利流到舍外,注意不要让污水在场内绕圈。猪舍外必须建造沤粪池或沼气池[沼气: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,在一定的温度、湿度、酸碱度的条件下,通过微生物发酵作 用,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。],沤粪池或沼气池的大小可根据养猪的规模而定。
忌缮瓦多缮草少
农村猪场猪舍屋顶都是缮瓦多、缮草少。这样做的弊端,一是因为瓦比草贵,加大了养猪成本;二是缮瓦夏热冬冷,不利于猪生长,而缮草则冬暖夏凉。
忌饲槽规格不当
饲槽一般要依墙而建,槽底应呈“O”形,饲槽大小应根据猪的种类和猪的数量而定。
忌舍内无水槽
缺少清洁饮水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。所以,猪舍内必须设置水槽或自动饮水器。
忌舍小围墙矮
猪舍太低不利于空气流通,猪舍的运动场围墙若太矮,猪会轻易越墙外逃,给管理带来麻烦。一般猪舍后墙高宜为1.8米左右,围墙高宜在1.3米左右。
猪舍建筑是生物技术与建筑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,其建筑结构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完全不一样,进行合理的猪舍设计,为猪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,满足猪的生理需要,保证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低含量的有害气体、足够的生活空间等是集约化养猪的关键技术